查看原文
其他

知识农夫从都市回归山野,再把这里办成一座自然学校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ensforKids Author Pro


从城市搬到乡野,成为时下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选择,或是逃避城市工作与生活的高压,或是盘算生活的另一种选择,人们无一例外的,都想着离自然更近一些。


但是对于两位“知识农夫”蚊滋滋和长角羚来说,从都市回归山野,掬一把泥土嗅闻土地芬芳,重新跟土地自然连结,过上与自然为邻的“一手生活”,则是一场计划持续十余年的生活实验——把家安置在自然浓度较高的山野里,人和自然到底能不能够和谐地共存共处?


长角羚与蚊滋滋出生于北京,两人都有着生命科学专业相关的教育背景,在先后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硕士毕业后,长角羚和蚊滋滋加入了环保公益组织,从事自然教育和动植物保护工作多年。


但身处工作中的两人,更多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去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,时间久了就想到,“是否能够有一个环境,让我们做回真正进入自然的人,把切身的想法、理念、技术都能应用起来,看看效果怎么样,而不是第三方的观察者。”


盖娅·沃思花园的生活小屋和镇园大桑树


2014年,他们在京郊找到一块租期14年、占地30亩的土地,位于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处,共同创建了集山、田、林、园、居于一体的盖娅·沃思花园,开始了自耕自食的生活实验。七年之后,他们把在山里的生活点滴、自然观察和硬核技能都写在了这本名为《土里不土气: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》的书里。


《土里不土气: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》


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燥热难耐的夏天,我们和长角羚、蚊滋滋一起聊了聊他们的山野生活实践,和从事自然教育多年以来的所思所想。




观察:与自然为邻的挪威人


我们在挪威读书的学校叫挪威生命科学大学,校园坐落在一个人口非常少的小镇里,周围是大量的牧场、农场、森林和天然湖泊,整个自然环境离人居环境非常近。


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冬天,田野都被白雪覆盖了,从宿舍的窗户望出去,就能看到驼鹿、狐狸和狍子,成群结队地在田野里活动觅食。


这里人口少,自然环境又非常广袤,所以大家的生活半径周围总会有比较好的自然环境,可以去徒步、滑雪,不同季节有不同感受,小时候自然就已经镶嵌进每个人的生活里了,不管是运动还是出去游玩,大多都会与自然有关,很多家庭在乡间都有自己的度假屋,周末会去那边玩。


©️ VisitNorway/joachimwaade


休息时,朋友就会打电话过来说,“咱们今天去森林采蘑菇,或者是摘一些莓果吧。”我们当时上学时的教授,下了班以后一定会戴着头盔骑着自行车骑那么一二十公里,他们更倾向于把在自然当中的户外活动变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
在挪威,冬天是非常不方便的,到处都是雪但又不是白雪皑皑的状态,而是那种阴天下雨冰雪混合、灰了吧唧的泥泞状态,但是小孩子们就穿着一身雨衣,在冰天雪地里蹦水坑,踩着玩,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,人就是自然图景当中很自然而然的存在。


©️ ins@francisco_photo @akvariet


因为父母从小就跟自然的关系比较近,那么父母在带小孩时,就不会刻意回避或者警惕自然,精神上会觉得很紧张、很危险。有的时候,那些孩子拿着个小树枝在泥坑里蹦,互相之间比划着,你甚至会觉得就跟小猴子在森林里面玩耍没什么区别,但是我觉得反而是回归了人性。



实践:一手山野生活


我们搬来这里,不是要搞什么生态农场,我们就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,这里是一块介于城市和荒野之间的土地,我们看重的是一些有自然环境的这种浅山地带,叫做“里山”,没有选择那种一马平川便于种植的农用地,那样的话自然浓度会比较低。


(里山,源自日文“Satoyama”,指位于高山和平原之间,融合社区、森林和农业的生态系统,强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、和谐性和生物多样性。)


里山全景


我们以前的工作,做生态保育也好,做环境教育也好,或多或少都会带着第三方的视角,去应对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间的矛盾,或是人的行为对自然系统的冲击,很多时候常感到力不从心。


所以我们想有一个环境让我们做回真正进入自然的人,而不是一个第三方的观察者,回到土地上,选择一个自己相对掌控度高一点的地方,把自己的想法,和自然相处的方式、理念以及技术,应用在这里,看看效果怎么样。



再有就是从自然教育的角度来看,目前严峻的环境挑战和人类世代以来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,以及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方式和能力密切相关。


解铃还需系铃人,我们希望让大家做一些重新的思考和选择,但又缺少一些特别一手的经验。在自然浓度较高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以后,一个直观的感受,就是我们人和自然到底能不能相处,到底怎么相处,如果我不置身其中的话,其实我有很多东西都是想象而来的,并不是真正的实践经验,这是其一。


蚊滋滋和长角羚在春耕


其二,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环境的兼容程度,以我们生态旱厕为例,我就能看到这些人的排泄物被最终转化为深棕色、疏松干燥的、充满了森林幽香的堆肥,然后我施回到果树当中去,果树再产生果实,然后我们再做果酱,再吃完上厕所再去堆肥,你就能亲眼看到你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生物生态系统嵌合在一起,对这件事儿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。


里山生态旱厕示意图


一开始搬来里山生活的时候,有建筑、修缮、农耕各种工作,还会有环境教育的活动,那个时候事情比较杂比较乱,我们又承继了一些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,就是有点没规律,也没有太按照自然的节律来做事情,所以就会显得非常慌乱。



做事情经常猛干两天躺平三天那种状态,当时就觉得总是做事儿踩不上点儿。慢慢地到了第三、四年的时候,才调整过来,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就跟自然节律比较吻合了。



其实对于环境本身而言,无论是说虫子多也好,野生动物多也好,还是说土地上的环境,我们两人与自然相处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,有的时候是要调整自己的状态,去适应自然的节律,顺应土地上工作和生活的规律,这个才是最需要调整的。


用土、石、砖等材料直接垒砌于土地之上的烤窑


比如,八月份的时候比较热,湿度也很大,早晨就得起早一点,五六点开始干活,到九点就得收工了,这和平时城市里朝九晚五的作息不一样,地里白天骄阳似火的,必须要等到下午四五点才能干活,中间的时间我们可能要准备一些教学活动,看看书,讨论一些工作。



另外,对于在土地上生活的农民来说,睡午觉也是一大特权,毕竟早上可能四五点就得起来,午觉也是必要的休息。



当然,到了不同季节时节,每一天的安排也都不太一样,但是总体来说生活在土地上还是偏早睡早起。



自然教育:

把山野里的家变成自然学校


盖娅・沃思花园是我们的家,更是盖娅自然学校的永续生活教育基地,是大家体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“里山生活实验室”,蚊滋滋是学校的校长。


在里山,盖娅自然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,比如绿色生活营、里山生活体验、手作大地厨房共修营、博物课系列课、四季物语课程等等。


在城市生活多年,我们对自然的记忆只停留在书籍上,才会在真的接触大自然时被吓到,因为我们不是真的知道自然是什么,唯有我们真的走进大自然,才能懂得自然。


比如,给自己起个自然名,也是来这里参加活动的惯例。


我们在做自然体验活动时,大家都可以褪去各自的社会角色,比如说一个小孩叫金丝雀,那他的父母可能就叫金丝雀爸爸和金丝雀妈妈。但是我们就会提醒大家,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自然名,这样我们在活动当中彼此以自然名相称,也不叫什么老师、学员、爸爸、妈妈,我们都是自然万物当中平等的个体,让大家有一种更融洽更平等的氛围互相对待。



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和自然名之间建立一些关联,比如蚊滋滋是因为手长脚长爱说话,所以调侃自己就像一只蚊子,长角羚是因为以前工作机构的logo就是一个长角羚,做的是物种保护工作,且因为自己的做事风格比较使命必达,这个名字也是把动物本身的特质和人的性格结合起来。


每个人从取自然名开始,就能够有一个和自然连接的过程。


在疫情之前,我们在盖娅·沃思花园做过《沃思花园四季物语&绿色生活手作课堂》的系列课程,学员们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到里山,做一些亲近自然的亲子活动。


前来体验里山生活的伙伴们留下的趣味作品


我们会给他们开辟一小块土地,鼓励他们种一些应季的蔬菜,来学习在土地上种植食物的一些方法,也会带孩子们去山上做一些自然观察探索,更多的时间是交给他们自己,比较放松的在自然当中去玩耍。



小孩是会很自然地在自然当中去寻找一些宝物的,但是这些宝物对于成年人来说简直不可理喻是吧?一些破树枝或者是一些干枯的叶子,但是他们就视若珍宝,还可能彼此会舞刀弄枪的,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稍做一些引导,他们自己就会对各自的边界,对别人应该怎么样减少影响,安全怎么处理,有一些认知。这是一类活动,在放松的环境里习得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。



此外,就是在自然场景当中去学会和自然相处,观察自然的时候,我们也会认清与大自然的关系,我周遭都有谁,我应该怎么守好我的分寸?在我的人类社会当中,我有我的祖辈先民教育教化我应该对人有礼貌,我应该知道和人交往的规矩。但是在大自然中没有,我可能就只能用我有限的生命去体会,我应该怎么回到我那个位置当中,和它们共处。我要能够吃饱肚子,同时又能够让其他物种世代繁衍生息。


如果是暑假的绿色生活营这种活动,时间更长更集中,孩子们就会有更多机会去深入体会我们在里山的日常生活,比如说种地,从田野到餐桌,我们怎么把采收上来的食材变成食物,同时我们可能还要去清理厕所,去做堆肥。



虽然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态旱厕的清理的动作,也会比我滔滔不绝讲20分钟来得有效的多。因为他可以亲自看到堆肥桶,很活跃的微生物就这么真实的长出来,可以在我们视为污物的粪便当中,长出蘑菇长出真菌。他就知道,大自然循环的真理是什么,我们人,可以在一个什么位置上,去更谦卑的参与到自然的循环中去。




其实在山里可以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还蛮多的,也有针对成年人的自然教育培训,也有以观察昆虫为目的的课程等等,都是选在周末或是暑假来山上体验。



从生活、教育实验到画画写书


《土里不土气: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》的出版,是一个机缘巧合。我们有一个自然之友的同事,正好和做这本书的出版机构的编辑是好朋友,编辑在找与自然相关的选题,大家就一起聊了聊,一拍即合,花了两年多时间合作完成了这本书。


我们也有一种愿望,希望能够把我们的一些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表达出来,传递给更多人。


长角羚手绘的里山神秘关系网


最初其实是想写给成年人来看,但是编辑跟我们说,希望写这个书的时候,想象你是在对一个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常说话的状态去写,编辑说虽然我们是做生态保育、环境教育工作出身的,希望用一些理念去影响大家的生活方式,但是这个书写的千万不能太说教,太口号化,而且一定要通俗易懂,才能触及到更多的人,你只有触及的人群基数大了,才能产生那种更大效能的改变。



最近我们也陆续收到了一些朋友的反馈,孩子也比较喜欢看,因为里边有一些图文并茂的内容,也不复杂,成年人工作一天挺累的,会去翻一翻也很解乏,甚至是爷爷奶奶辈的,也喜欢没事儿翻一翻,它很像一本家庭读物。



这本书的小插画(约350张手绘彩铅插图)都是蚊滋滋画的,我们的绘画水平跟孩子的水平应该没什么区别,就仅限于小时候学过一些特别基本的美术知识,但是完全是出于兴趣,因为平时我们学生物学,有时也会需要做一些自然记录,比如你发现一个虫子或者植物,你可能要对它的形态颜色有所记录和描述。


蚊滋滋手绘的里山全景


另外一些图片就是我们在山里生活的时候积累下来的素材。(最终《土里不土气》使用了约180张摄影图片,多数是作者的日常创作,少量由编辑借麦收探班之机补充拍摄。)


这本书的三个章节也是按照我们在这里生活实践的不同来分的。


  • 第一章节是我们总结的一些山里的生活经验,所以叫「里山技」(剖解与野为邻所需的11种硬核生活技能,如工具使用、旱厕建造、上下水处理、火事布置、砌石修路、食物存放、垃圾分类等);


    里山上下水分布示意图


  • 第二章节叫「里山客」(针对107种里山动植物有料有理有趣的自然观察。天上飞的留鸟,地上跑的貉、蜥,洞中隐的蛇、兔,圈中养的鸡、羊,看家用的狗、猫,山里长的菌菇、油松,悉数登场),偏自然观察,文章有长有短,讲的是我们对一些野生动植物、家养动物的各种生命形态的探索和感受,是比较适合来做亲子阅读的;


  • 第三章节是「里山食」(源自世界各地的几十种可食自耕香草),我们平时生活中使用这些芳香植物的一些小心得,如何做出好吃的东西等等。




🌳

给普通小白的

自然观察小tips


01.

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从关注身边熟悉的自然环境开始,风险系数低,难度也低。


02.

每天花10分钟待在小区的公共绿地或是公园的一角,就能收获很多意外的发现。


03.

融入自然,要做好提前准备。怕蚊子就提前喷防蚊液,怕晒就长衣长裤遮起来,冬天需要穿暖和一些,让自己放松下来,你的感官才有可能打开,有些声音你可能才听得见,有些气味你可能才闻得见,有些颜色你才可能分辨得出来,有些形态和轮廓你才能看到细节。感官它是多样化的,并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手去触摸,甚至有的人喜欢在自然当中打赤脚,让你自己的身体和自然环境产生一种互动,其实这都是很好的方法。


04.

放低视角,你可能会在自然探索当中有更多的发现,比如说在一片草地上,你可能一眼看上去什么都没有,就是茫茫的一片绿,然后你俯下身蹲下来甚至趴下来的时候,你看到的微观世界会有很大的不一样。


05.

自然观察需要沉浸式体验。有时候我们约三五个好友去登山,又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去攀高,徒步又要快起来满足运动需求,还有和朋友的社交需要,这么复合的目标可能都会影响到你跟自然之间深度的沉浸和互动,如果想尝试这种自然观察的话,最好让自己有专时专用的一个沉浸的过程,而不是说我可能同时我的精力要分配到好几个方向。



📖

长按下方二维码
购买蚊滋滋与长角羚的
“一手山野生活指南”

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「LensforKids」



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:

培训招募


活动招募

推荐阅读

--扫右下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首页 查看更多内容--


↓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购买蚊滋滋与长角羚的“一手山野生活指南”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盖娅自然教育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